Savanna1.wmf (7000 bytes)  迦南到迦南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摩西五經剪影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賈玉銘


   新舊約原是一部書,舊約是美事的先影,新約是美事的實體。於舊約中不但有種種禮儀,應許,預表,盟約,預先把耶穌的救恩,表顯的很清楚;連關于信徒的的生命生活,以及在信道中之靈程,靈戰,靈福等,也是一一表現出來。我們現在僅即靈程一方面,看以色列人當日所行的道路,如何可以表明我們今日的靈程;

寫希伯來書的人曾說,「要奔那擺在我們前面的路程。」(希十二1)這話就是說,當日以色列人所行的路,正是我們今日要行的,所以我們當努力奔走的靈程,已經「擺在前面,」看以色列人一切經過,就可以清清楚楚,看明白我們今日所當行,且是必行的道路了。當日以色列人所行的路,共分四步,即;

寄居迦南─應許地

亞伯拉罕父子祖孫在迦南為客旅,按地位上說,雖是在迦南,按生活上說,卻「不過在應許之地作客,好像在異地居住帳幕。1」(希十一9)除了亞伯拉罕用四百舍克勒銀子,在希伯崙向赫人買了一塊墳地;雅各用一百塊銀子,在示劍向哈抹子孫,買了一塊地支搭帳棚以外,他們在迦南地,是毫無所得。因為他們是在應許地位上,並不是在承受地位上;這正是表明信徒靈程的初步。我們信徒原是神創立世界以前,在基督裡被揀選的,是神按自已的旨意所預定的。(弗一4,)在沒有清楚得生命之前,雖然在信道上還沒有經驗,但按著應許和盟約說,卻是神所預定,是在蒙應許的地位上。不過在無生命經驗之前,雖住在迦南,卻未得著迦南,於各樣屬靈的福氣,還是無分的。


出離埃及─世俗地

神對亞伯拉罕父子祖孫,曾警告他們不可下埃及。無奈他們總是一遇飢荒就往埃及跑,因為人只在應許地位上,還沒有清楚得生命之前,仍舊是屬世界的,還是世俗人,世俗心,貪世俗,愛世俗,與世俗為友,以世俗為家,竟然在埃及住慣了。他們在埃及時,雖然按名義上為神的兒女,按生活上卻與埃及人無異。在埃及從未獻祭事奉神,雖然蒙了神許多恩典,也從未開口讚美神;連最後要離開埃及時,曾看見神屢次顯大能,降重災給埃及人,他們也未開口頌讚神。他們在埃及按表面上雖是住慣了。卻究竟不屬於埃及,所以埃及王就苦待他們,叫他們做苦工,為奴隸,甚至要滅種滅族,正好像「荊棘在火焰中燒著一樣。」 最可奇的,是他們雖受種種虐待,他們的種族竟然在埃及地繁盛起來,從雅各下埃及時,男丁只七十五人,僅在埃及過了二百十五,(四百三十年是從神與亞伯拉罕立約算起,)上陣打仗的壯丁就有六十多萬了,埃及真是他們的殖民地。此種經過,正是表明僅按盟約作神兒女,究無靈性經驗的人,仍舊是屬於世界的,愛世俗的,是世人的分別太少,神的名也常因著他們受羞辱,他們與世人的不同處,亦只在名義而已!感謝神,不願他的子民終究作「火焰中的荊棘,」即借摩西的手,把他們從埃及地領出來。法老雖然多方的留難,至終他們的男女老幼,併攜帶牛羊家產,遠遠的出離埃及了。他們出埃及的程途,最要緊的經過有二:一即過逾越節─贖;一即過紅海─救。即蒙羔羊替贖,又蒙神的大能拯救,就是清楚有得救的經驗了。這就是今日信徒得救,必須有的經驗。

 經行曠野─客旅地

以色列會眾於出離埃及經過紅海以後,就不能再回到埃及了,因為有這天造地設的紅海阻隔,正是表明信徒得救以後,不能再不得救,即一次得救永遠得救,得救的地位,永遠不能失落。不過這曠野還不是他們的目的地,雖然有靈食可吃,有靈水可喝,也有雲柱火柱的引導,但是他們那般漂流奔波,往前進又往後退,往後退又往前進,跌倒又起來,起來又跌倒,悔改以後再犯罪,犯罪以後再悔改,飄來飄去覆覆返返的道路與生活,也算太可憐了!而且大多數的人,竟然都倒斃在曠野,連大領袖摩西,亞倫,米利暗,也都死在曠野,這是何等可憐的事阿!今日教中信徒,倒斃在曠野的人,不也是太多了麼?雖然僅僅得了救,卻一生未達到得勝地步,至終也就在曠野倒斃了。

 進入迦南─福氣地

最可慶幸的,是以色列會眾,於曠野受訓練一畢,信心足數,敢舉步入水渡約但河,全體會眾,即從曠野飄流地步,遽然進入迦南得勝地了。不過約但河,不能進入迦南;正是表明信徒不經過舊人的死,不能進入成聖的生活。以色列人一到迦南即勝過敵人,分受地業,那流乳與蜜的福氣地,遂為他們佔有,成了他們的產業。正是表明我們信徒,必須渡過約但河,到了迦南以後,方可享受靈界各樣恩賜與福氣。這福氣地已經擺在我們眼前,我們今日是否要憑信進攻,作迦南得勝地的聖徒呢?豈不「當放下各樣重擔,存心忍耐,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麼?」


[  回 到 頁 首   |      回 到 目 錄 ]